当前位置: 首页/新闻中心/通知公告/便民公告/公示公告
机插水稻育秧关键技术意见
信息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4-03 阅读次数:

“三分插、七分育”,育秧是机插水稻成败的关键。硬盘机播育秧应重点围绕“苗匀、苗齐、培育适龄壮秧,严防超秧龄栽插”为目标,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关键技术:

一、播前准备

1、育秧土准备

每亩大田一般需育秧土100公斤(其中盖籽土占20公斤)每10亩大田需要1吨育秧土。育秧土主要有两个来源:一是直接购买“水稻育秧基质”。二是自行取土粉碎,制备育秧土。

育秧土制备方法:(1)取土冻化。每年12月份进行取土,堆放在室外冻化。(2)晾干。立春后,有条件的转移室内阴干;堆积在室外的,阴雨天需要用塑料布遮雨。经常用旋耕机器翻土。(3)粉碎过筛。当土的水分适宜时(含水率1015%)经粉碎机碾碎过筛,细土粒径小于5毫米,其中24毫米粒径的土粒达60%以上。过筛后的细土需继续堆闷、促熟化。(4)注意事项:自制育秧土,有条件的可以加一定比例的有机肥料。一般不需要拌化肥,防止烧苗,可以在秧田期通过追肥培育壮秧。

2、精做秧板

干做法:对基础较平的田块也可采用干做法,在不灌水的条件下,直接除净田面残茬,铲高填低,拍平、拍实秧板即可。

湿做法:(1)一般在播前20天左右对秧田灌水旋耕,碎土灭茬,清除残渣,耙高填低,做平秧板。(2)做好后开排水沟,排水晾晒,沉实板面。(3)再在播种前12天对沉实板面再次铲高补低,填平裂缝,充分拍实,使板面达到“平、实、齐、无残茬” ,防止高低不一,影响出苗及日后管理。灌水旋耕,碎土灭茬,清除残渣,耙高填低秧板制作规格:畦宽1.4-1.5米、沟宽25厘米、沟深15厘米,四周围沟宽30厘米、深20厘米。

不管是湿做法还是干做法,做平、做实秧板是关键。秧田面积按秧大田比例1100120准备。

3、种子处理

播前种子处理包括晒种、浸种、催芽、晾种等。

1)晒种:浸种前选晴天,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,均匀铺成3厘米厚,晒6小时以上,其间要轻翻3-4次,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。

2)浸种消毒: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。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、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白叶枯病,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。具体浸种方法根据植保技术意见进行。

浸种时间与气温:日平均气温低于20℃时,浸足60小时;日平均气温20℃以上,浸种时间48小时左右,具体根据气温变化而掌握好时间,注意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的关键。为提高浸种后催芽速度与整齐度,可采取间隙浸种办法,即浸种24小时后,捞起脱水610小时,再行浸种。

3)催芽、炼芽:

催芽:浸种后即可催芽,掌握高温“破胸”的温度35-38℃,保证出芽快而整齐。当50%稻谷露白时翻谷,外边谷向内翻,里边谷向外翻,有利芽整齐。若天气或机械原因需推迟播种时,要及时把种子摊薄,减缓出芽速度。

晾爽练芽:有80%稻谷“露白”时,稻谷平摊于室内,晾干,以不粘手为标准,以利于播种。

二、播种及秧田期管理

1、适期适量播种

1)定播期原则

具体播种时间应根据前茬作物腾茬、后茬整地所需时间,结合机插稻秧龄20天左右,推算出实际播种日期,宁可田等秧,不可秧等田.播期:国庆稻在4月下旬,常规稻在5月中下旬。播种时尽可能做到分期分批播种,以缓解插秧时的机械与季节、秧龄间的矛盾。

2)正确掌握播种量

一般情况下,常规稻每盘播净干谷150克左右,折芽谷180克左右。折算成每亩大田用种量,常规稻品种44.5公斤。具体播量根据种子实际千粒重和发芽率等情况作适当调整。

3)设备调试及播种

播种前应事先调试好机播设备:①使盘内底土厚度稳定在2厘米左右;    ②精确调整好播种量,播种密度要求每平方厘米有23粒种子即可,且分布均匀,播种时尽可能避免叠籽现象;③覆土厚度0.30.5厘米,以看不见芽谷为宜;④洒水量控制在底土水分达饱和状态,覆土后10分钟内盘面干土应自然吸湿无白面。播种时应随时观察播种质量,调整好相应环节。

2、播种后叠盘暗化出苗技术

播种结束后,采用叠盘暗化出苗技术,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齐度。具体做法是,播后将秧盘直接在室内或场地上进行集中叠盘堆放,并覆保鲜膜、遮阳暗化,保湿、保温促出芽(苗)。一般叠盘高度不超过25盘,顶部放空盘;堆放时间一般在2448小时左右,当有80%以上的芽鞘出土即可。之后移至秧田进行拉线摆盘。

3、摆盘并覆无纺布,保湿促齐苗

1)摆盘要求:秧盘摆放采用两盘对排,横排两行,依次平铺,做到盘边整齐成线,秧盘排列紧密,盘底与秧板密合。(2)覆无纺布并上平板水:摆盘后,应做到随摆盘随覆无纺布,并及时灌平板水湿润秧板,迅速排放,以弥补秧板水分不足,起到保温、保湿促齐苗的作用。要求拉平、拉紧无纺布或地膜,四周封严封实即可。出苗阶段一般温度要求2835℃,湿度保持在90%以上。

4、揭布炼苗

时间: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以上,11心至21心时(约覆膜后4天左右)揭布()炼苗。若覆膜时间过长,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。

原则:提倡先灌水后揭膜。晴天早、晚揭,阴天上午揭;小雨雨前揭;大雨雨后揭。若遇连续低温,应推迟揭膜,并做到日揭夜盖。采用无纺布覆盖的可适当推迟至21心期揭膜。

对于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区,建议揭膜后直接采用40目防虫网搭小拱棚覆盖,至栽插前揭网打药。

5、科学管水

整个秧田期以保持盘土湿润为主。播种至揭膜前: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,缺水补水。揭膜至2叶期:建立平板水,保持盘土湿润又透气,以利秧苗发根。23叶期:看天气灌好跑马水,促进秧苗盘根,做到晴天满沟水,阴天半沟水,雨天排干水;若中午出现卷叶时要及时灌水护苗,做到日灌夜排,切忌长期灌水造成烂根死秧。移栽前3天左右:要控水蹲苗,遇到雨天要盖膜遮雨,防止盘土含水量过高影响起秧和栽插。

6、因苗施肥

秧田出苗揭布()后,可根据叶色追施苗肥。

断奶肥:盘土肥力较好,出苗后秧苗粗壮,叶色浓绿,无需施断奶肥.对盘土肥力较差的,出苗后,在11心至21心期,当叶色出现明显褪淡时可酌情追施断奶肥,做到早褪早施,迟褪迟施;重褪多施,轻褪少施。一般每亩秧田施尿素45公斤(折每盘2),于傍晚撒施,施后及时采用清水泼叶,以防烧苗。

起身肥(送嫁肥):移栽前巧施起身肥,一般根据机插进度分批施用,在栽前3天施入。分三种情况:对叶色明显褪淡的脱力苗,每亩施尿素5公斤,施用方法同断奶肥。对叶色正常、叶型挺拔而不披的苗,每亩施尿素11.5公斤兑水6070公斤进行根外喷施。对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的苗,切勿施肥,应及时采取控水措施,提高秧苗素质。

施肥时秧田应保持浅水层,切忌深水淹心。

7、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

秧田期主要虫害有稻蓟马、灰飞虱等,应及时对症用药防治。

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,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。除了采用防虫网隔离外,对于未用防虫网的秧田,应及时做好化防工作。

防治方法:对于未用防虫网的秧田,可在11心至21心期揭布()后,应及时选用药剂,做好化防工作,一般秧田期需防治2-3次,要求做到带药移栽。药剂选用:根据植保技术意见进行选择。用药时要注意保持浅水层,以提高防治效果。同时,结合植保信息,做好相关病虫的防治工作。

附件: